德國人是如何垃圾分類的?
來源:
|
作者:DEGRIES
|
發(fā)布時間: 1420天前
|
1015 次瀏覽
|
分享到:
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垃圾分類措施的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正式實施。根據(jù)《條例》,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濕垃圾、干垃圾分為四大類。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,最高可罰200元;單位混裝混運,最高可罰50萬元。
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垃圾分類措施的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正式實施。根據(jù)《條例》,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濕垃圾、干垃圾分為四大類。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,最高可罰200元;單位混裝混運,最高可罰50萬元。
就在我們剛剛開始正式垃圾分類時,有一個國家卻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將這項偉大的事業(yè)提上了日程,這個國家就是德國。德國人素來以作風嚴謹聞名于世,他們不僅在科研,制造,醫(yī)學等領域,而且在法律,哲學,音樂等各方面都體現(xiàn)出系統(tǒng),嚴謹?shù)淖黠L,在環(huán)境保護領域也同樣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。
德國自1904年開始實施垃圾分類,至今已走過115個年頭。它是最早實行垃圾分類的國家,也是實施最成功的國家之一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目前德國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65.6%,成為全球垃圾分類水平最高的國家。這也是德國城市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整潔,給去過德國旅行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。
德國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將其生活垃圾分為六大類:
1、生物垃圾(Bioabfall),
2、廢紙(Altpapier)
3、包裝類垃圾(Verpackungen)
4、剩余垃圾(Restmüll)
5、廢舊玻璃(Glas)
6、有毒廢物(Giftmobil)
此外,大件垃圾需要購買垃圾處理券委托環(huán)衛(wèi)局進行回收。
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(tǒng)工程,僅僅靠前端分類是行不通的。德國不僅前端進行分類回收,后端也有完善的分類處理系統(tǒng)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德國共有15586座垃圾處理設施。
以德國柏林的波茨坦廣場為例,該廣場是柏林著名的商業(yè)區(qū),飯店商鋪林立,這些飯店每天產生大量有機垃圾,但在廣場卻幾乎聞不到異味,因為廣場全部的垃圾收集、預處理、運輸工作均在廣場地下15米完成,整個廣場的地下空間全部通過管廊連通。各個商家在地下均有專用垃圾房,配有專用鑰匙,通過專用電梯、專用通道可到達。
德國柏林的波茨坦廣場
垃圾房里的垃圾桶均有專門的條形碼,對應地面上的每戶商家。商家將產生的垃圾送到垃圾房,垃圾處理公司再將垃圾送到地下處理中心,利用先進的處理技術,將廚余垃圾脫水、脫脂并切碎,經過處理后的油脂被當作燃料使用,而垃圾殘渣則送往沼氣池變成熱能。至于包裝材料,也被收集之后送往郊區(qū)的垃圾處理廠進行分類處理再利用;其他垃圾則被運往其他末端處理設施。
德國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完善、最健全的環(huán)境保護法律體系。截止目前,德國聯(lián)邦政府和各州有關環(huán)保的法律、法規(guī)多達8000余部。德國同時還執(zhí)行歐盟的400多部有關環(huán)境保護的法律法規(guī)。
德國人環(huán)保意識的養(yǎng)成還在于教育這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德國政府通過幾十年的宣傳教育才讓人民意識到了環(huán)保的重要性。德國人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垃圾分類的教育,大學里也有垃圾處理的相關課程或相關專業(yè)。
因此在德國,從北部到南部,從工礦到鄉(xiāng)村,到處都是迷人的景色和清新的空氣。那連綿不斷的森林,開闊的草地,無污染的風力發(fā)電、大風車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,無不體現(xiàn)著由環(huán)境保護所帶來的祥和與恬靜
德國四季馬丁健康中心所在的巴伐利亞州的特根湖畔,則更可堪稱是天堂中的璀璨明珠。這里群山環(huán)抱、綠樹成蔭、湖光山色、靜謐宜人,風景非常優(yōu)美,遠離都市喧囂,是眾多德國名人的隱居之地,我們熟悉的德國足球國腳拉姆、諾伊爾等著名球星都選擇這里作為他們的長期居所。
特根湖湖水主要是來自阿爾卑斯山終年積雪所融化的雪水,純凈清澈、冰清玉潔,是巴伐利亞最潔凈的湖泊之一,湖水甚至達到了可直接飲用的標準。湖區(qū)綠茵融融、綠道隱隱,戶外運動愛好者也可以徒步郊野或環(huán)湖騎行,置身天然氧吧,盡情呼吸巴伐利亞清新怡人的森林田園空氣。
9月9日,初秋露白,天高云淡,四季馬丁健康之旅再度啟航,我們期待您的加入,體驗身體,心靈的煥活重生。